去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 热门景点 > 欧洲景点 > 正文

欧洲景点

小鳌太穿越:迷雾中的惊险与幸运

东风 2024-09-14欧洲景点
△一日小 鳌太穿越全纪录△小鳌太穿越3D轨迹演示 △小鳌太两步路轨迹数据01.小鳌太穿越最新路况 【截止2024.09.14日】经眉太线前往23公里最新路况:眉太线五里坡2...……

△一日小 鳌太穿越全纪录△小鳌太穿越3D轨迹演示

△小鳌太两步路轨迹数据

01.小鳌太穿越最新路况

【截止2024.09.14日】经眉太线前往23公里最新路况:眉太线五里坡2号桥处(G342 1605公里)道路施工,所有车辆无法通过。限高2.9米卡点设在青峰峡桥入口处,2.9米以下车辆可以开至2号桥附近(约3.2公里)。经由眉太线前往鳌山23公里登山口处必须在步行通过2号桥施工便道后二次包车前往,基本都是300一趟 ,可坐6人。

△眉太线最新路况——二号桥施工

方案1:包车第一程: 西安——二号桥施工处附近
第二程:二号桥另一侧——23公里处方案2:自驾
第一程:自驾到路平沟村出山口(西安—路平沟)
第二程:包车到二号号桥施工处(路平沟—二号桥施工处)第三程:二号桥另一侧包车到23公里处(二号桥另一侧—23公里登山口)

△2.9米限高牌到二号桥距离

△2.9米限高牌定位

△G342 1605处

△五里坡二号桥另一侧包车至23公里处

02.好久不见

和鳌山的第一次相遇是已经三年前的小鳌太穿越了。【【96】独占“鳌头” “月球”漫步 “石海”飞舞——2021.08.01行走龙脊之15小时“小鳌太”初体验】第二次再见面也定格在了两年前的鳌太速穿。【【124】终极挑战之龙脊速穿——2022.07.23 鳌太穿越(23公里~大爷海)】为什么大家都趋之若鹜的这么热门的山头而我在这么多年只来过仅有的两次,我深思了很久,我想应该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敬畏,是面对未知时的忐忑,是对前路的不确定,更是一种源自心底的抗拒……

鳌太线的凶险,在这些年一桩桩令人痛心的死亡事故中便可清晰地找到答案。高海拔的环境犹如严酷的考验者,缺氧让人呼吸困难,仿佛空气都变得稀薄而珍贵;低温如冰冷的利刃,无情地侵袭着身体;强风呼啸而过,似要将人卷入无尽的虚空。而那复杂多变的天气,更是让人防不胜防,突然降临的暴风雪如同白色的恶魔,瞬间将世界笼罩在一片混沌之中;大雾弥漫时,方向感顿失,让人如同迷失在茫茫的迷雾之海。

这些年的死亡事故,犹如一声声沉重的警钟,不断地提醒着人们,鳌太线绝非一条可以轻易挑战的路线。每一起事故都是一个惨痛的教训,那是生命的代价,是血与泪的警示。它告诫着后来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其凶险性,做好全方位的充足准备。身体上要经过严格的锻炼,具备足够的耐力和适应能力;心理上要坚韧不拔,在困境面前不轻易崩溃。同时,专业的装备和丰富的知识技能更是不可或缺,从保暖的衣物到可靠的导航工具,从应对高反的药物到识别危险地形的知识,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生命的安危。切不可盲目冒险,一时的冲动可能换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而我觉得,每一次能够安全地回家,都是一种莫大的幸运。那是一种劫后余生的感慨,是对生命的珍视,也是对大自然的敬畏。每一次踏上归途,看着熟悉的风景,心中都充满着感恩。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冒险并非盲目冲动,而是要在充分准备和谨慎前行的基础上,去挑战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冒险的同时,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

时隔两年,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热土”,心中的感慨如汹涌的潮水般澎湃。那曾经的冒险与挑战、敬畏与忐忑,一一浮现在眼前。踏上这片土地,只想说一句:“老朋友,好久不见!” 两年的时光,这片土地或许未曾有太多的改变,依旧是山峦巍峨,天地广袤。而我,却在岁月的洗礼中,多了一份沉稳,一份坚定。

△2021年初次独占鳌头

03.雾锁鳌山

经过两次辗转包车长途颠簸,整个人感觉都要散架,盘山公路往返迂回,晃得天旋地转晕头转向,晚上11点15终于到达登山口。23公里登山口进去就是两道练驴坡,前队像打了鸡血一样使劲地往前冲,没几分钟整个人瞬间被拉爆,心肺仿佛要炸裂开来,剧烈的跳动声在胸腔中回荡。豆大的汗珠如雨水般不断滚落,全身都湿透。大约前行2公里左右,爬升400米,到达标志性的牛头树,它犹如一位沉默的守护者,见证着每一位 勇敢者的到来。从牛头树处继续往上,依旧是陡拔的山坡。一路艰难前行,经过 2900 营地后,地势开始转变,呈现出一路缓坡。此时,众人开始向左侧山梁斜切,朝着鳌头的方向迈进。

△牛头树丨海拔约2800

△满地垃圾,令人痛心

林子里雾气弥散开来,如同轻柔的薄纱。在大风的吹动下,雾气涌动翻腾,宛如仙境升腾。那如梦如幻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与雾气的飘动相互呼应,为这片山林增添了一份灵动与奇幻。5.2公里左右,到达海拔3333左右的鳌头,风大雾大,夜爬的 驴友依次排队打卡,在这恶劣的环境中,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坚定。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与兴奋交织的神情,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对挑战的无畏和对自然的敬畏。

△独占鳌头3333

鳌头打卡完毕继续前行,穿越石海,松林,草甸,6.5公里左右到达帽子石,而鳌太的第一把交椅——沙发石就静静地藏在帽子石后约 100 米处。前两次的行程中,由于赶时间,未能特意来此打卡,心中不免留下些许遗憾。而这次,终于如愿以偿。看到沙发石的那一刻,心中的喜悦与满足感油然而生。那独特的形状,仿佛是大自然为勇敢的探险者们特意准备的礼物。在这里,他们可以稍作休息,回顾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成就,为接下来的旅程积蓄力量。

△迷雾中的帽子石

△鳌太第一把交椅——沙发石坐完鳌太第一把交椅继续沿草甸缓坡上行至鳌山大梁,大约7公里左右便可切到大梁上。大梁上雾气弥漫,能见度极低,茫茫的雾气如同一张巨大的白色幕布,将一切都笼罩其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必须结合轨迹才能找到路迹继续前行。鳌山大梁无比开阔,确实如月球表面一般平坦,几乎没有任何参照物。尤其是在这漆黑的夜里,更显得神秘而充满未知。此时,一定要循迹前行,稍有不慎便可能迷失方向,陷入危险之中。

△鳌山大梁

△雾锁鳌山

△能见度极低鳌山大梁上呈现出草甸和石头结合的独特路段。在这里,基本没有什么明显的爬升,行走起来相对轻松一些。然而大梁上毫无遮挡的狂风却肆意咆哮着,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不断地冲击着每一个驴友。在此,必须提醒大家,在高海拔 徒步时,天气永远是一个未知因素。那变幻莫测的风云,随时可能给徒步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挑战。所以,一定要准备好防风保暖衣物,切不可掉以轻心。不然,很容易出现失温等危险状况,危及生命安全。

△不带保暖衣物容易出现失温

沿着大梁向东大约行走 3 公里,大约10公里处。便可到达鳌太线上的重要营地——药王庙营地。药王庙位于鳌山大梁西跑马梁的末端,海拔 3350 米。庙里供奉着药王孙思邈的神像,相传孙思邈曾在此隐居,精研医药,留下了许多传说,这里也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这个营地仿佛是徒步者在艰苦旅程中的一处温暖港湾,为他们提供了暂时的休憩之所。在这里,人们可以稍作整顿,回顾一路走来的艰辛,同时也为接下来的行程做好准备。

△药王庙

△巨头下的庇护所

△雾锁鳌山

04.拨云见日刀劈梁

过药王庙后,天色缓缓变亮。然而,本应在六点左右出现的日出云海、霞光万丈的盛景,却因迷雾的包围而显得特别暗沉。那原本应有的璀璨光芒被厚重的雾气所掩盖,世界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灰色的纱幕。继续向东行进大约 2 公里,在约 12 公里处,便会抵达小鳌太线上最为凶险的所在——麦秸岭石海。麦秸岭还有一个极为形象的别称——刀劈梁。整个山梁犹如被巨斧狠狠劈开一般,呈现出刀劈之势,陡峭异常。这片石海中碎石遍布,且极易松动,危险程度超乎想象。倘若遭遇大风、大雾、下雨、下雪等极端天气,这里简直就是魔鬼般的存在。石海的路迹极为杂乱,到最后务必向上横切,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朋友特别容易走错道路。 大约行至 13 公里处,就会到达麦秸岭顶上的“胸罩石”地标。曾经,有些驴友会将 BRA 挂在玛尼堆上,作为鳌太线上的第一个石海,其寓意是去除凶兆,祈求平安,这当中也饱含着大家对未知行程的美好祈愿。在整个石海的穿越过程中,大家都是在变幻莫测的迷雾中艰难摸索前行。然而,令人无比幸运的是,在登顶的那一刻,雾气竟然神奇地散开了。云海翻腾涌动,远处那壮阔的景象震撼人心,宏大无比。可片刻之后,迷雾又继续笼罩住山顶。不得不说,我们是幸运的,能够在这短暂的瞬间目睹如此令人惊叹的美景,仿佛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份珍贵馈赠,让我们在这充满挑战的旅程中,感受到了那一抹难得的惊喜与温暖。

△大雾中前行

△高山龙胆

△麦秸岭入口

△麦秸岭石海

△最后路段向上切

△麦秸岭顶胸罩石地标

△云海翻腾

△18罗汉集体照05.水窝子

从麦秸岭石海继续下撤大约 1 公里左右,便来到了水窝子营地和飞机梁的三岔口。水窝子营地作为常规大鳌太线的营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地势平坦,为徒步者提供了较为舒适的休息场所。而且,这里还有非常优质的流动水源,这在艰苦的徒步旅程中显得尤为珍贵。

通往飞机梁的道路,宛如一把钥匙,开启了鳌太线真正的腹地之门。那片区域,充满了未知的挑战和艰难险阻,让人们在心生敬畏的同时,又涌起一股强烈的探索欲望。以前,常规小鳌太的线路并不经过飞机梁,然而,在最近这几年,户外氛围越来越 “卷”,大家都渴望登上飞机梁顶,去看看那座鳌太遇难山友纪念碑,以此缅怀那些在这片土地上勇敢前行却不幸遇难的山友们。

但由于天气原因,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放弃登顶飞机梁,这无疑是一个充满遗憾的选择。然而,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每一个决定都是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因为只有确保安全,才能顺利完成这次行程。在鳌太线上,谨慎和理智是前行的保障,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高山龙胆

△左切去水窝子

△水窝子营地

△垃圾遍地

△水窝子远看顶棚梁

△斜切去顶棚梁

水窝子营地本应是驴友在艰苦旅程中的一处宁静港湾,然而附近遗留的垃圾遍地都是,实在是大煞风景,严重影响观感。

在此,真心希望各地的驴友们能够拾起个人素质。当我们踏入这片大自然的壮丽天地时,应始终心存敬畏。大自然赋予我们如此美丽的风景和充满挑战的旅程,我们理应回馈以尊重和爱护。让我们在享受快乐户外生活的同时,不忘保护这片纯净的土地。从自身做起,不随意丢弃垃圾,将垃圾妥善收集并带离营地。用我们的行动为后来者留下一片整洁的自然环境,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纯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持续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探索、挑战,享受真正的户外生活。

△小石海

△对面飞机梁

△红杉林

△对面鳌太线

△顶棚梁

06.四虐之首——顶棚梁

从水窝子营地远远望去,顶棚梁矗立在群山之巅,显得异常巍峨。那雄伟的身姿仿佛是大自然的王者,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两者之间的距离大约为 3.2 公里左右,这段路程基本都是沿着山梁横切而行。一路上,石头、草甸、红杉林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特而又美丽的画卷。 在这片多彩的路段中,累计爬升约 300 米。这看似不算太高的爬升高度,却因地形的复杂和路途的遥远而充满挑战。一般来说,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顶棚梁。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人们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也体验着身体的疲惫与心灵的坚持。每一次的前进都是对自我的挑战,每一步的跨越都是对目标的靠近。当最终踏上顶棚梁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将化为无尽的成就感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顶棚梁海拔约 3400 米,站在此处,可远眺鳌太大梁。那鳌太线犹如一条气势磅礴的巨龙,盘踞在秦岭的广袤天地之间。大梁两侧,云瀑翻腾,如汹涌的海浪般波澜壮阔,令人叹为观止。这般震撼的景象,或许正是鳌太线最为迷人的地方所在。

△顶棚梁

△顶棚梁顶

一行 18 人成功抵达顶棚梁,打卡完毕后,在 12 点半左右开启了下撤之旅。然而,作为秦岭四虐之首的顶棚梁,其下撤之路绝非坦途。

当越过海拔 3170 左右的大崖壁后,道路呈现出大坡度下降的态势。在这漫长的下坡过程中,腿部肌肉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极易疲劳,而膝盖也会因为频繁的弯曲和冲击而感到不适。此时,护膝就成为了保护膝盖的关键,它能为脆弱的关节提供支撑和缓冲,确保我们在艰难的下撤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受伤的风险。随着海拔不断降低,林子里的温度逐渐升高。箭竹林仿佛化身成了无情的“打手”,不断地拍打在脸上身上,而太阳也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在这样的双重夹击下,每迈出一步都需要极大的体力和耐力,这无疑是对徒步者的严峻考验。

经过长达四个小时如同行尸走肉般的艰难下撤,下午四点半左右终于安全抵达路平沟口。其他队员也在五点左右相继安全下撤,这一刻,大家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疲惫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小鳌太线路虽然仅仅是标准鳌太线的冰山一角,但它却足以让所有人深切感受到鳌太线的独特魅力。这里有多变的气候,时而晴空万里,时而云雾缭绕;有复杂的路况,石海、草甸、箭竹林交替出现;有震撼的风景,巍峨的山峦、翻腾的云海、绚烂的红杉林;也有艰辛的旅途,每一步都充满挑战,每一次前行都需要顽强的毅力。

它最美的时刻当属每年国庆期间,在秋冬过渡的阶段,高海拔的红杉如同一片金黄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此时的小鳌太线路,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希望下次有机会再见!

△海拔3170左右的大崖壁

两步路ID:沉默2019(查看相关轨迹)

户外有风险丨出行需谨慎安全第一丨量力而行
心存敬畏丨方能远行秦岭是我家丨环保靠大家请文明游玩丨随手带垃圾下山( 本文作者 : boro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