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 热门景点 > 欧洲景点 > 正文

欧洲景点

腊子口、哈达铺、沈家岭

东风 2024-08-22欧洲景点
6月19-21,用三天时间游览了甘南宕昌官鹅沟-腊子口-哈达铺-岷县-兰州沈家岭一线,以下流水账实录。 19日晨从兰州出发(租车自驾),沿G75兰海高速一路南下,第一...……

6月19-21,用三天时间游览了甘南宕昌官鹅沟-腊子口-哈达铺-岷县-兰州沈家岭一线,以下流水账实录。

19日晨从兰州出发(租车自驾),沿G75兰海高速一路南下,第一站是宕昌县的官鹅沟(5A景区)。

上午10点到达景区。

从游览图中可以看出,官鹅沟景区实际是由官珠沟和鹅嫚沟两个游览区组成的,两者距离很远,有17公里多,之间有换乘公交车,景区票是都包含的。两个沟尽头有道路通连,但目前封闭,正在施工建设游览雷古山的缆车索道。雷古山海拔4154米,山顶常年有积雪,属于雪山了。相信开通游览雷古山的道路后,官鹅沟的吸引力会大大提升。以下是官珠沟的照片。


一路上大大小小的瀑布很多,水是官鹅沟的灵魂,其实这对于很多山岳景区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官珠沟尽头的官鹅天瀑,一般走到此处游客就返回了。

我越过大瀑布又继续往前走了走,就看到路边这台轰鸣着的抽水机。

这是大瀑布的出水端口,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一看,我就开始疑神疑鬼这个瀑布是人造瀑布了,或者是半人造瀑布。不过其实想开了,人造不人造的也无所谓,看着开心就不错。

游览路尽头两河口正在施工中的雷古山索道

雷古山

官珠沟虽然总长度不短,但大部分路段都有景区车,且游览路一直在峡谷,并无登山路,爬升不大。

这是鹅嫚沟入口。

鹅嫚沟的景色比之官珠沟逊色很多,且车辆调度上也拖拖拉拉,所以鹅嫚沟不建议去,也用不着心疼那一半的门票钱。

下午不到5点,结束游览回到宕昌县城,入住汉庭。县城位于一狭长的山谷内。

20号晨离开宕昌,去腊子口,两者相距很近,只有60几公里,先向西北沿G212到南河,然后向左沿S209折向迭部县腊子口。从南河一路上坡,然后过腊子口隧道(隧道穿过达拉梁),然后是一个长约17公里的大下坡。这段路之前看导航地图时,曲里拐弯,以为会是一个很难走的山路,但S209路况很好,路修的宽,车辆也很少。一路上风景如画,应了一句老话: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省道上也有专设的服务区,S209的建设标准很高。

这是路过的达拉村。看建筑样式,应该是政府统一建设的居民点。

宽阔的S209。

虽有几处急弯,但这么宽的路面,已经不是问题了。从宕昌到腊子口大约一个小时左右。

从达拉村向下,途径了腊子口镇政府(腊子口镇并不在此处,很奇怪)、腊子口战役纪念馆、腊子口游客中心等几处建筑。纪念馆尚在扩建未开,游客中心在建尚未投运。都建的气势恢宏,我想大概都不是迭部县财政出资吧,看规模远超需要,似有靡费民财之嫌。

从S209和S210衔接处左拐后,路边即有免费停车场,把车停此处,沿S210前行几百米,即是腊子口战役景区(免费)。

腊子口关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奔腾不息的腊子河,向南汇入白龙江。

碉堡内部。这个扼守腊子口关隘的碉堡不必问,应是后来修建的模型(不知道是几比几的模型)。从这个碉堡模型看,内部连一个排的兵力也容不下。


纪念碑前进行集体活动的是前铁道兵某团退休后的老兵们。

这张照片可以显示关隘处西侧地形,很容易使人想到迂回攻击的战术,攀爬难度似乎也并不大。

纪念碑题字是杨成武上将,他时任红四团政委(团长黄开湘),而腊子口正是红四团攻克的(只动用了一个营)。

这个纪念碑所在的关隘,仅仅是当年腊子口的第一道防线。在腊子沟与朱李沟交叉的三角地带,就是S209和S210衔接处,还有第二道防线,当年的腊子口战役,包括了目前纪念碑处的战斗以及后续第二道防线处的战斗。

关于腊子口战役的细节,现在已经很难在网上或者有一定权威性史料中找到准确的信息了。

个人观点:腊子口战役在红军长征途中相对于其他诸战役(湘江战役、突破乌江、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二占遵义、血战娄山关等等),无论其凶险程度、战役规模、伤亡损失都远远不及。

腊子口战役红军的对手是地方军阀鲁大昌,此时蒋 的嫡系中央军兵力离此尚有一定距离。鲁大昌的总兵力是一个师,他部署在腊子口一带的兵力有的资料说是一个团,有的说是两个营,可以肯定不超过一个团。关于两道防线的兵力分布,有的资料说关隘处是一个营,有的资料说是一个连。关隘处的碉堡数量,有的资料说只有一个,有的资料说有数个。

鲁的部队,其战斗力比较弱,所以老人家下的命令要求红四团在三天内尽快夺占腊子口,打开通道,打击溃战即可。可以说,长征途中几乎所有战役的目标都是击溃战,而不是什么歼灭战,甚至有时三面包围,有意识网开一面。如果晚了,待中央军到达,那就被动了。

腊子口战役的规模,大致属于营(连)级规模,主攻部队是红四团的一个连。关隘处地形狭窄,多了也无法展开。从关隘处两侧地形看,都存在迂回攻击的可能性,且攀爬难度并不高(想想夺占泸定桥的难度)。有资料说,在解放后修建S210公路时,对腊子口关隘两侧有所爆破,已经不是当年的地形了,但这一点并不重要。

红四团在第一波试探性攻击失败(有一点伤亡)后,很快就决定了攀爬东侧山顶实施迂回攻击的办法,守碉堡的士兵见头顶落下手榴弹,即溃散。待第一道防线被攻克,第二道防线兵败如山倒,红军乘胜追击,前卫部队当天(1935年9、17)即翻过达拉梁(时称大喇山),到达旋窝、大草滩、麻子川一带。

关于“大草滩”地名,这里有个小插曲。在我前一天从兰州出发沿兰海高速去宕昌官鹅沟时,曾看见过高速上显示的“大草滩”地名,位置在岷县以北很远的地方,一方面军长征时,过腊子口后翻过达拉梁,向北最远部分兵力到过岷县,不可能到大草滩了,但有关史料明明说红军经过旋窝、大草滩、麻子川一带,然后到达哈达铺,而大草滩和旋窝、麻子川、阿坞这几个地方相距甚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反复扒拉地图,才发现在旋窝、麻子川一带,还有一个小村,也叫“大草滩”,显然,红军经过的是此“大草滩”,而不是岷县以北的彼“大草滩”。岷县南、北含有“草滩”两字的村庄有四、五个。

腊子口战役我军的伤亡并不大。准确的伤亡数字已经很难查清,综合当时参战将领的回忆,可以肯定的说,至多伤亡十几人,牺牲者不会超过10人。

腊子口战役的象征性意义远远大于其实际意义。所谓象征性意义,腊子口天险一打通,意味着红军彻底走出了岷山山脉,东出陕甘的通道四通八达,已经进入陕北高原的边缘地带,天高任鸟飞了。

关隘稍南一点,还是有很大的空地的,战役纪念馆及游客中心完全可以设在这里,但不知道为什么,设在离景区还有几公里的地方,人为制造对游客的不方便。

参观完腊子口后,沿S209返回南河,再沿G212北上,到达哈达铺。从腊子口到哈达铺,这段路60公里,我用了一个小时,红军用了三天,1935.9.18-9.20

所以说,哈达铺是红军长征的第一座补给站。当年,鲁大昌在哈达铺尚有一个兵站,有不少物资储备,真是天助我也。

这个展板有点问题。这里显示,第一、二、四方面军在通过腊子口后(时间有先后),其到达哈达铺的路线是一致的,或者说四、二方面军都是沿着一方面军的路线,在哈达铺西北方向画了一个很大的弧形,经过旋窝、大草滩、麻子川、阿坞一带,从北面到达哈达铺的。并没有经过南河镇一带。然后从哈达铺向东,经过理川、榜罗镇等出陕甘。

但在我开车经过南河镇一带时,公路边立着大幅标语:红军从这里走向哈达铺。我们现在参观腊子口和哈达铺这两个地方时,南河村是必经之地,无第二条路线,从地图上看,似乎经南河到哈达铺也是最便捷的路线,这就给人感觉当年红军经过南河到哈达铺是理所当然的。

那么当年红军到底有没有经过南河(当时称场台子)?是这个展板错了?还是南河镇竖立的标语错了?

经过查阅有关资料(陇南市政协有关文史资料),史实是:一方面军确实如展板所示,从哈达铺西北的麻子川一线绕弧形路线到达哈达铺,并未经过南河,后续四方面军大致也是走的一方面军的路线。但二方面军从腊子口到哈达铺走的完全是另外的路线,当时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有一部分兵力是经过南河到达哈达铺的。也就是说,展板所标识的二方面军的路线是错误的。至于南河镇的标语,虽然有强词夺理的嫌疑,给人以中央红军经过此处的错觉,但细究起来,也不能说完全错误。

这是腊子口、南河、哈达铺三地的位置关系图。




在哈达铺意外的又碰见了铁道兵部队的哪些老兵们。

也许,这棵大柳树是哈达铺89年前那段历史的唯一见证者

哈达铺街景。今日的哈达铺,已经有了高铁站点了。

徜徉在街道上,发现不知为什么,哈达铺的各类店铺并不少,但唯独饭店却没几家,稀少的可怜,最后只能以五元钱的凉皮告别哈达铺,这与当年红军在哈达铺杀猪宰羊的场景很不匹配。

哈达铺距离岷县县城40公里,下午4.30来到位于洮河畔的岷县。

岷县二郎山花儿会是甘南负有盛名的花儿会之一。当天晚上岷县有一个花儿艺术节的开幕式(在兰州出发前知道这个信息),据说聘请的表演团体规格很高。

在宾馆安顿好后,即向岷县文旅局打电话,咨询开幕式门票事宜,对方告知,门票并不向社会公开发售,大部分是在各单位各机构内部发放,少部分在网上以抢票的方式向社会发放,但现在早已过了截止期。

开车到现场看了一下,会场设在一处正在建设中未完工的非遗传承基地内,四周有围挡,很多交警在实施管制,不熟悉当地地形,连个停车的地方都找不到,无隙可乘,只好悻悻而归,逛夜市小吃街去了。第二天还有当地的花儿歌手大赛,再掺和。

在宾馆与年轻的服务员聊天,说起当地的花儿会,她们称自己不会唱,也并不感兴趣,但家里的爷爷奶奶、父母一代人还是喜欢听听。

当天晚上岷县下雨,雨还不少,心中窃喜,多亏没有门票。


第二天早晨一早预备到城南的二郎山顶看看日出,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公园封闭,好不郁闷。

( 本文作者 : 两仪四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