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 热门景点 > 欧洲景点 > 正文

欧洲景点

蓝天之下,穹隆之上,探寻威远狮子寨。

东风 2024-07-31欧洲景点
……

总第247文

巫宝走天涯  第206文

巫宝讲故事

巫宝在学习

巫宝和伙伴

文|  Viki,转载请注明出处

冰冰巫宝走天涯(订阅号ID:bbwbzty)

满目的苍凉将旷野包围但有山,在远方连绵山上生长着无边的荆棘还是无尽的繁花我越过无数个夜晚和无数个季节一遍又一遍,一山又一山,只为见到山上的月光我席地而坐,对着星星高歌无声处能否泛起回响,沉静中能否照见心境我拨开堆砌的妄念,踏过虚无的迷茫我带着挚诚且满腔激昂待我站在山巅,星尘化为火焰,寸寸燃遍人间我身是青山,便有天地我心有方寸,即是桃源看,我和世界!———————————by Viki 2024

  起   始   

本期题目中,有个词,叫穹隆。

所谓“穹窿”,指天空中间高而四周下垂的样子。形象化一点,可以理解为一口倒扣的锅。

如果有一块地,被说成是穹窿,那么意思是在一片平地上竟然长出来像块立起来的馒头的圆弧形地貌。

哎,那各位看官要说了,是不是跟广西贵州的喀斯特地貌一样呀。

穹窿地貌本质上是花岗岩地貌的一种,在风化剥蚀掉外壳后,露出花岗岩主体,形成馒头状岩丘。

而喀斯特貌是石灰岩受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形成各种的地貌,比如:石芽、石沟、石林、溶洞、地下河等。

我们国家有一个地方,被称为穹隆之最。它就在四川。它有个学术名词,叫“威远穹隆”。

威远穹窿是四川盆地中部凸起的一块帽状高地,它源于一场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它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穹窿地质区,还是四川唯一的三叠纪地质整体出露区域。

【位于四川盆地中的威远、荣县、仁寿、资中、井研交界处的荣威穹窿(即威远穹隆,都指同一片区域),面积约902平方公里,其中威远境内约641.5平方公里,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穹窿地貌区】

作为一个地质地貌探寻爱好者,我要来一场穹窿探寻之旅。

关于探寻之旅的章节顺序,各独立陈章,没有严格先后顺序。

  本  文  楔  子   

第205 | 蓝天之下,穹隆之上 - 探寻威远之旅 大老君

我离开老君山后,本来打算直奔寨子岩,但临时改变了主意,因为在离老君山5公里的地方,有处很有特点的狮子寨,据说有完备的24间石屋。

近在咫尺,那就拐弯去瞧瞧!

狮子寨

虽说狮子寨离大老君山不远,区区五公里,但不代表可以在半小时内找到它。

从我离开老君山开始,导航完全失去指导意义。虽然导航上能显示所谓的一个叫做狮子寨的标记点,但当我行驶到指示位置,却是一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啥都没有的区域,换句话说我在一条莫名其妙的村道中间。

结论:导航根本不知道狮子寨在哪里。后续探索的好几处地点都是这种情况,也就是说,穹隆之地,导航是靠不住的,还是得找当地人问路。

但是我当前所在的位置,前后左右的都没有人,除了暴晒和暴晒,别说人了,连农舍都没有。

一筹莫展,咋办呢,我站在路上思考(其实是愁啊,发呆)。

回想来的路上,山坳中有处很吸睛的独立山体,当时我忙于赶路,想快点到目的地,也没停下来仔细看它,只是远远的余光撇了几眼。

死马当活马医,有没有可能跟它有关系?方圆五公里,能有点与众不同之处的地方只有它了。

我远眺还能看见它的身影,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山体上有些若隐若现的洞窟。

会不会那就是狮子寨?

就是这座山体

我点开手机,翻出路上随拍的一张图,拉近一点看看,越看越可疑,我决定倒回去找找路靠近瞧瞧。

离它越近,越能看见有洞窟存在的明显痕迹。

回到经过这座山的小路上,我非常确信,这应该就是狮子寨了。

停好车,我四周打望有没有能上山的路径,这里没有任何标识,没有任何指引。

转来转去,我终于发现了一条疑似上山的小路,那就走上去瞧瞧吧。

登上狮子寨的山径,俯瞰来时的村道。

沿着小路继续往上爬

小路的尽头是块高耸到天穹的巨大岩体。走到岩体的尽头是断路悬崖!

岩体侧面悬空搁置着一块绕岩体九十度转弯的松木板。

这块供人通行的装置,毫无防护,只有一人肩膀宽,极其简陋。

我倒吸一口凉气,难以想象先人们是怎么把生活用品以及抗蒙武器运进山顶寨子的。

深呼吸深呼吸,我小心翼翼踩上有点晃荡的松木板,战战兢兢往前一步一步挪动着,心脏疯狂地咚咚打鼓,想不恐高都很难。

天啊,没有防护,我有点腿软……

好在,木板不长,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完成了转弯,寨门豁然乍现于眼前。

寨门

我万分感慨,古人真是会找隐蔽的地方啊,石壁是天然形成的,他们怎么知道只要想办法过去就别有洞天呢?

又或者这里原来有通道,为了安全,硬生生销毁了?可是木板又怎么解释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所以这肯定是天然的。那么回到刚才的问题,古人怎么知道需要想办法过去呢?

登上石梯,这就来到了狮子寨洞窟群落的主要区域。

走过便道,继续往前,大型岩石矗立在道路的旁侧。

狮子寨并非人们传统印象中的村寨,而是在这巨石上凿出的众多石屋组成。

穹窿之上的石寨都是这么来的。

石阶外侧的圆形深井,里面幽深漆黑,测试了一下估约有5米,不知有何用途?曾经的水井?

目测寨室高3-4米,宽3-7米,大部份都分两层,中间可用木板隔开,现有只留下装木板的石槽和到上层的石梯。

石室有的彼此相通,有的配建木楼,有的成为粮仓,并设有烟道和排水道,另外还开凿有灶台、水井、水池、栈道。

反正和咱们木头或者水泥红砖构建的村舍整体上来说,大差不差吧。

墙体上是排水槽

石室造型普遍方正规则,有单间有套件,有上下两层的复式结构,大的有50平方米左右,小的有20多平方米。

狮子寨的石屋有门、窗,室内有石梯,四壁凿得非常规矩、精致。凿痕也是非常均匀、整齐。

在石壁大约2米高处留有口和槽结合旁边的石梯,推测室内曾经安装有楼板,也就是说,当时的屋子设有楼层。

跟咱们的复式跃层差不多呢!

石室有的不是生活区而是粮仓,有的是厨房,有水缸、灶台、烟道、观察井和排水道。虽历经岁月侵蚀,但当年生活留下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辨。

看得出来开凿这些石屋不是为了短时间避难,而是精心布局、由能工巧匠完成,门帽、台阶、通道什么的都很考究,是长期居住的证明。

这是所有石室群里规制最宏大的一套石室,共上下三层。

这间石屋极大极深,开口在石屋整高的中间位置。我往下跳下大厅,差点没能爬回去,石壁太高了,好在旁边有一些碎石头,搬过来垫脚,才连拽带蹭发挥壁虎效好歹算是成功回到高处。

所以说出来探索,千万别怕弄脏衣服。

开窗,采光效果和景色都很不错。

在这里躺着,视野和微风都很不错,我倒是想小小打个盹儿,又怕一个侧身翻下悬崖了。

整个寨子全都是人工开凿的石墙、石门、石梯、石灶、石坑。

寨子的这些石室,南宋《荣州图径》称为“二十四石室”,被认为是五代时期陈抟老祖的修炼之处。

据四川省文物专家考证,“二十四石室”原是一处汉代崖墓群,南宋把它改造成了避难场所(抗蒙)。

万万没想到这么逼仄的犄角旮旯的尽头,竟然还有一处宽阔的石室。

走到草丛的尽头,右边的大石块就是门。

看,窄吧!

这些植物丛是悬崖边生长出来的,都不是泥土地,往前多走几步,就会踩空,掉下悬崖。

进入的路径窄到只略比我脚背面宽,完全是利用地形特征生生凿出来的通道。

洞外很窄,洞内的空间却惊人的大和深。

果然好惊人,就在这里,我判距失误,只顾着不要向前滑落悬崖,却忽略了背后极窄的通道,差点后倾跌落足足3米高的石室壁墙。使劲儿往后呼扇“翅膀”,总算是稳住身体。吓得我惊出一身冷汗,不断叮嘱自己小心再小心。

山体二层的石室多为双层结构,室内四壁留有镶嵌楼板的凹槽和小阶台。为防潮、防虫蚁,估计人们一般选择居住在二楼(木楼之上)。

二十四间石屋一间一间看过去,得花上小半天呢。

第三层通道尽头的石屋没什么采光,估计是储藏室,非常幽暗。我没敢在里面呆太久,不清楚空气有没有问题,也看不清周遭环境,以我探洞经验,顶上应该有大量蝙蝠。

再看地面,有新鲜的和已经发霉的蝙蝠粪便。

依山而建的山寨,远远望去,山锋敦实,岩壁陡峭,整个山体“匍匐”在地,像雄狮之躯,所以被当地人叫作“狮子寨”。

石屋群的旁边有一条小道,直通山顶(从最后一个石门穿过去就是)。

山顶是一个平坝,面积不算太大,但比较平整,供百号人操练是没有问题的。

探寻完毕,心满意足下山咯!

整座山,荒郊野岭,杂草漫漫,寥无人烟。除了我,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外来者,连动物都没有。探索的时候还挺兴奋,下山来想了想,又有点瘆得慌。

  结 束 语  

狮子寨在南宋作是一种抗元的军事工事,严格的说应该是无战时据山为民寨,战时则寨为兵寨哨位,接受大老君山指挥部管理。

和它一起被接受管理的,还有两个值得探寻的穹隆古寨,一个是纯纯的兵寨,一个是穹窿之上最大的洞窟古寨。

那么接下来,先去看看一下最大的洞窟古寨:寨子岩。



文|  小Viki

冰冰巫宝走天涯(ID:bbwbzty)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 按 二 维 码 即 可 关 注

( 本文作者 : 冰冰巫宝走天涯 )